close

翁景惠.jpg

口述:翁景惠
整理:王宛茹
出版: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;2004/06/01出版
關於本書的緣由始末,以及其主要要闡述的內容,王宛茹小姐在書的一開端,她寫的序言,即可完整表達翁景惠先生要留予我們的經驗傳承,以及不能冤枉任何人,盡速將罪犯逮到的心,讀來就已感人肺腑了。

翁景惠2.jpg


以下是我寫下的概要,若覺得不精確,又有興趣翻翻此書,可先看看她的序言即可。
《證據-台灣福爾摩斯翁景惠回憶錄》是王小姐平日在警局採訪時,就覺得翁先生對鑑識方面的工作,戮力於改革,就算是高層長官施加壓力,也要讓大家知道科學辦案和專業的鑑識,是可以協助外勤員警盡速破案的。
更何況那時剛剛才成立了國家級鑑識中心,他受命擔任主事的主任,又幾乎同一時間,他不幸的發現他已經罹癌,生命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可活(硬撐了半年)。所以無論如何,王小姐再也沒辦法猶豫自己能不能勝任的情況下,搶時間的記錄他的口述,整理成這一本回憶錄。
當時翁先生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恰巧也想記錄下辦案經驗,以傳承下去,只是一直沒有時間,所以空閒時,就接受王小姐的探訪和記述了。
只能說翁先生行事本來就很低調,以前的長官們根本不懂科學辦案這些東西,也就只能仰仗翁先生的專業,聽他說起他全台都要跑去看火災現場(命案發生率不高),就可想見台灣當時根本在鑑識方面,一片荒蕪。
他在警校發下大願,要謹慎的對待每個案件,蒐集好證據,讓警界不會去冤枉任何人,以此做為他一生的職志。
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,去慢慢建立起他在美國,在李昌鈺博士教導下的所見所知,讓相關單位急起直追的趕上跟國際一樣的水準。
不僅僅是建立起槍彈鑑識的資料庫,成立毒物、DNA檢驗實驗室,還鼓勵新進的同仁們進修,培養法律方面的專才,以期整體的素質能提升,最後還想辦法讓同仁們看到有願景的未來,以留下人才來累積和傳承經驗。
106.11.23 寫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inker 的頭像
    thinker

    thinker的部落格

    th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